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国有难,天子守国门 (第13/17页)
出身北地雁门的冀州军副帅马聃恐怕是最清楚不过,而正是因为曾经一直与那样的对手交战,这使得马聃极其擅长偷袭与反偷袭,连二连三地戏耍太平军。 原本就有近八万渔阳铁骑的燕王李茂,倘若当真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手中还拽着几支曾经叫大周吃足了亏的狼骑兵,那究竟将会是一个怎样的结果? “陛下,臣以为需要即刻向博陵增派援军!” 谢安的老友之一,刑部侍郎、卫尉寺卿荀正出列谏言道。 此言一出,朝中群臣议论纷纷。 要知道,眼下冀京仅剩下西军“解烦”、南军“陷阵”、以及北军“背嵬”这三支各自人数为两万人的精锐之师,而其中南军尚未从三年前那次几乎全军覆没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尽管这三年来从未中断对新兵的训练,但终归那些新兵经验不足,甚至于有的连战场都不曾踏足过,是实实在在的新兵菜鸟。 若是真打起来,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是两月后剿灭了太平军的冀州军,从军中抽出两万兵,南军也不一定就能打得过。曾经令东军神武营都为之忌惮的南军,就像是如今的南公府吕家一样,已逐渐被剥落当年的辉煌。 不可否认,只要像林震、卫云那样的南军大将尚在,南军终有一曰还是能恢复当初的全盛时期力量,但是,这却需要时间,像冀京四镇这样的精锐,短短三年是无法训练成的。除非像江南的冀州军或者北方的北疆军那样,通过残酷的战争淘汰弱者,逐步铸造一支强兵。 简单地说,眼下的南军守守城池尚可,若是要让他们前往博陵去支援东军,一个不好就会再度重蹈四年前函谷关下的惨败。终归南军是重步兵,比不过轻骑兵的东军,倘若战况不妙,东军自然能借助战马的速度撤退,而南军呢?南军士卒身上重达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