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89、大结局 (第2/4页)
涕零的模样。 三和大军开进阿育国。 入夏,洋夷败退。 李佛再次归位。 为了履行梁阿条约,再次对百姓加赋。 到了乡村一级,层层加码。 一时间民不聊生。 刚刚升为南征将军的韦一山看了都有点不落忍,特别是遇到那些嗷嗷待哺的婴儿的时候。 但是,一想到和王爷那句话:不委屈别人,就得委屈梁国子民了。 相比较下来,梁国的子民不会比阿育国的人生活的更好。 一切以大梁国的利益优先。 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 南征北战,梁国的财政岌岌可危。 林逸每次去农村视察,眼泪水都堵不住的下来。 梁国的百姓太苦了。 他本来想一鼓作气把大军开到西荒,但是,经济上已经不允许了。 他没法再给梁国的百姓加担子。 到时候饿殍遍野,他与历史上的暴君和昏君还有什么区别呢? 唯一能做的就是设西北军区,防止洋夷继续东进。 九月。 在他的积极协调下,梁国再次推出《义务教育法》,凡七岁以上儿童必须入学,鼓励民间办教育,凡是投资教育的,一律免赋税。 同时在梁国的各个府城开办“英才班”、“天赋班”、“超越营”,其实就是变相的天才少年班。 人与人的智商,天然就是有差距的,按部就班的选材实在太慢了。 林逸寄希望于把国内最高智力水平的天才少年聚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能够带动梁国的科学发展。 好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