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三章 《计算种子学的理论模型体系》投稿! (第6/6页)
去激励完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后,秦克与宁青筠返回到学校,现在流体力学实验室的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开展,加上上半年秦克二人的表现太勐,把湍流小组承接的几个课题都提前完成了,使得实验室暂时进入到相对轻松的科研状态。 秦克二人转了圈后,发现没什么需要两人亲自出手或者参与的课题,便把心思继续放回到计算种子学上。 完美型沙漠红薯的技术专利申请材料需要他们亲自把关和补充,但要等魏学铭做好前期工作。 两人商量过后,决定先着手开始编写论文。 两人周末时的手稿长达两百多页,当然不可能全部写成论文,将之精简又能充分展现其理论及核心,就成了一个难题。 不过秦克二人都是写惯了论文的,经验丰富无比,只花了三天的时间,便完成了一篇标题为《计算种子学的理论模型体系》的论文,共计六十多页,这已是最精简的版本了。 一作是秦克和宁青筠,二作是魏学铭,实验室所有参与计算种子学的科研人员并列三作,通讯单位则是“青柠植物培育实验室”。 至于投稿的目标期刊,两人在《自然·遗传学(ics))》《自然·生物学技术((eology)》《科学(Sce)》《细胞(CELL)》之间犹豫了。 论起影响因子,前三者更高,但最终考虑到篇幅与专业性,两人还是决定投稿到国际生物学的顶刊《细胞》中。 . 墨少堤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墨少堤的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