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五章 所有的种子培育研究工作都会迎来彻底的变革! (第6/7页)
,起码得数学专业的博士生,他这个生物专业的硕士生根本不够格。 跳过十几页的数学部分一直看下去,接下来却又到了计算机部分,虽然篇幅只有两页左右,主要是讲解如何运用计算机对数学模型进行编程和推演,以得出最终的DNA、RNA组合排序结构等,并推导出最佳的杂交培育方案,但相对复杂的术语依然主上柯林斯有些抓狂。 难道秦克与宁青筠对计算机技术都这么熟悉? 他忽然想起,曾有传闻说这两位大老开发过一个cao作系统……好吧,大老惹不起惹不起。 他连这部分都跳过了,终于来到了最后部分。….这最后部分是实例分析及实验验证,作者以利用前面的理论模型体系,推导出了一种特殊红薯的遗传基因密码,包括碱基排序、组合、结构以及如何培育,附上了实验数据,清晰地显示了这种红薯培育过程及最终培育出来的效果。 这种红薯毫无疑问是从未问世的新物种,虽然它除了耐旱外就毫无优点,既无法结出果实,也无法承受高温,并没什么经济意义,作者在论文的最后部分,也坦言上述范例只是培育某种更高级更完美的红薯过程中的失败产物,但哪怕是失败产物,光是其“二十天不浇水依然活得好好的”这个耐旱特点,就足以震撼所有人。 最让人不敢置信的是,实验验证出来的结果,与数学建模后通过计算机推演的结果,匹配度超过了95%! 看完整篇论文,柯林斯已完全被震住了。 哪怕大部分细节内容他看不明白,但整篇论文的思路和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