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_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1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184节 (第6/8页)

大官还是小官想要找到一个不贪的人那必然是比凤毛麟角还稀少,但二人怎么都料想不到肩负着替朝廷监控盐商们责任的盐官们竟然在私底下偷偷瞒着朝廷在南面的盐场搞起了“预售”!

    何为“盐业预售”呢?

    老九错愕又恼怒的声音像是一个炮仗般在室内炸响:

    “汗阿玛,这些人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怎么敢这般贪婪呢?为了贪墨银子收好处费竟然胆敢提前将明年、后年、大后年的盐引都卖给大盐商了?!”

    是的!如今康熙三十九年才刚刚过半,但康熙四十年、四十一年、四十二年的盐引已经被这些“大聪明”的盐官们私下里蹿了个饭局,以拍卖竞价的方式卖给了盐商们,“懂事”的盐商们拿到预售的盐引后,纷纷让府中的夫人们在拜访官员太太们时,“孝敬” 了不菲的“脂粉钱”。

    但是比预售盐引更劲爆的消息则是水泥外流。

    江南的玻璃分厂、水泥分厂都是两年前建好的,两者刚产出物料就成为了俩座落在南边的聚宝盆,给国库增添了不少税银。

    因为玻璃原本就是洋商们从海外带来的东西,故而朝廷对玻璃的管控并不严格,除了大清本土的人能采买外,外国商人们也能拿着金银来购买,但水泥现如今却是大清独一份的货物。

    受限制于产量,朝廷早有规定,近几年京城水泥厂与江南水泥分厂生产出来的水泥不能对外售卖,先供着修整京蒙官道与加固河道两侧的堤岸与码头,前者是为了更好的与蒙古通商,加强清廷对漠北与漠南的控制,顺便监控一直都不太安分的漠西,后者则是防止夏季汛期来临,肆虐的河水与江水冲垮堤岸,致使沿水生活的百姓们失去家园与性命。

    面对这种现实,大清各条官道都还是夯实的黄土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