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1节 (第2/6页)
区,自古以来便有中原粮仓的说法,自从前宋引进占城稻之后,这种能够一年三熟但味道像麸糠似的稻子便成了江南地区百姓的口粮。 水网密布的平原之上,到处都是收割稻子的百姓在忙碌。 陡然看见陈堪率领的规模庞大的车队,正在忙碌的百姓们不由得下意识的朝车队投过来好奇的目光,但随即便警惕起来。 如今大明的路引政策虽然已经成了一纸空文,但对于远离京畿之地的百姓来说,贸然看见生人,还是人数这么多的生人,依旧让他们打心底感到惊慌。 陈堪和朱家兄弟打马走在平坦的官道上,将这丰收的一幕尽收眼底。 朱瞻基笑道:“两湖鱼米之乡果然名不虚传,京师附近的稻子都还没有成熟,这江西境内的反倒已经开始收割了。” 朱瞻基不是那等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贵公子,自然知道这个季节收割粮食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现在才五月,正常情况下,五月收粮只有北方的夏粮麦子,且收割春小麦的时间最少也要等到五月底,现在才五月初。 这一茬粮食收完,意味着江南的百姓在年前至少还能再种一茬粮食出来。 粮食,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评判盛世最重要的标准。 听见朱瞻基的感慨,陈堪微微一笑,淡然道:“江南所种的稻种与京师不同,京师的粮食种出来是给贵人们吃的,江南的粮食是储藏起来灾荒年吃的,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被陈堪辩驳了一句,朱瞻基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 正如陈堪所说,京师的稻种生长周期长,味道好,那是因为贵人要吃。 对于百姓来说,高产才是王道,什么味道那都是其次。 陈堪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