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容错率 (第6/7页)
功,爵位恢复如初。然而之后司马师的废立之举,又激起了镇东将军毋丘俭及扬州刺史文钦的反叛。毋丘俭在檄文里面把司马懿司马孚司马昭司马望一顿夸赞,独独贬低了司马师。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在挑拨离间,但明显的挑拨不见得就无效。 司马昭说,我去吧,兄长你留在洛阳。 然而刚刚做了除瘤术、眼前还蒙着白布的司马师摇头:“我去,不能出差错。” 正如傅嘏所言:“淮、楚兵劲,而俭等负力远斗,其锋未易当也。若诸将战有利钝,大势一失,则公事败矣。”此战确实容不得闪失,司马师舆疾而东,临行前令司马昭兼任中领军,留镇洛阳。 没过多久叛乱平了,但司马师没有回来,司马昭被一封家书召到了许昌。 大将军的印玺被交到他手中,兄长覆在他手背的掌心冰冷。司马师的左目被白布遮掩,白布被血迹浸透,还可以看向弟弟的右眼却是平静的。 他说,昭儿来得真快。 他说,这方印是你的了。 他说,把我摆到父亲旁边,我会看着昭儿…… 司马昭人生的容错率终于达到了最低点。 小皇帝想借机夺权,令司马昭镇守许昌。但司马昭无比冷静,就像哥哥生前那样冷静,他听从了傅嘏和钟会的建议,自己率领军队回了洛阳。 后来淮南再再叛乱,司马昭的运气比父兄好上许多,他带着皇帝太后直奔扬州,平叛后不仅性命无忧,而且惊喜地发现,已经没有多少魏室忠臣了。 他会在哥哥的路上,走得比哥哥更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