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4/4页)
想他一直钻研学问,却没有这小公子的学问深。 他也并不恼,反而起了惜才之心。 “崔小公子有如此学问,若是科考,定能考取功名。” 李老先生光是看文章,都觉得这位崔小公子有状元之才。 崔鹤槿淡声道:“功名非我所想。” 做这篇文章,他已经刻意收敛了很多,不想让人看出他真实的才学。 哪想到李老先生还劝他科考。 若非当今皇帝,崔国公府也不会被流放,祖父祖母父亲他们都不会死。 李老先生看着崔鹤槿淡淡的神色,心中暗叹觉得可惜。 不过他也明白,每个人的志向不一样。 这世间有很多博学高才之人隐于乡野,有人追求庙堂之高,有人追求安稳平静的生活。 个人所想不一样。 就是他,当年也是因为官场黑暗,科举差点被人冒名顶替,心灰意冷,便来到乡间小镇开一所私塾学堂。 这么些年,也小有名气,一些家境不错的人家都会将孩童送来读书。 他这里相当于启蒙学馆。 以崔小公子的学问,都有些屈才。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