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 (第2/4页)
所谓物以稀为贵,不然,这些东西还真不值这么多钱,就象姜奶奶给估的价格,也就是三五十个钱。这整整多出了两倍的价钱呢。 那妇人自称张婶子,当场尝了一下甜瓜,才肯出的高价,丑姑家的甜瓜本来就很不错,又新鲜,品相也好。又正好张婶子的主家格外喜欢吃甜瓜,所以价格出的高。张婶子还问:“你家还有这甜瓜吗?多不多?” 丑姑有些为难的说:“并不多,本来是种的自己家人吃的,自己舍不得吃,这一茬最多了,才拿来卖的。” 那妇人遗憾的摇了摇头,没再多说,不过丑姑倒是留了个心眼,和这张婶子七扯八拉的说了几句,她打算明年多种些甜瓜来卖。这甜瓜可比菜蔬值钱,而且好卖。 等他们收了钱到手,也有人过来找他们收钱了,原来在集镇上卖东西,也得交费用的,就跟现代的市场管理费一个样。但人家这做法,倒是很人性化,卖掉了才收钱,不然大家都是穷人,没卖掉东西,哪来钱交呢? 当然了,这是争对丑姑他们这种乡下来的零散小摊小贩的处理方式。那种定点在这里卖的,都是按时来收钱的。 丑姑交出去了四个大钱,很是有些心疼,四个大钱都可以换一斤粮食了。不过,倒是有几位定点摊贩告诉她,这四个钱收的不贵。丑姑趁机又和他们仔细的打听了市场如何收钱,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等事,为下次来做些准备。 有了一百多个钱,再加上丑姑还带了二百个钱来,她先去买了七斤盐。宁二也跟着买了三斤盐,他觉得反正是来了一趟,总不能空着手回家。然后,丑姑又在宁二的提醒下,买了一点香烛钱纸,这些东西得早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