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廷推(三) (第2/4页)
“其二,如今尚书以下,皆吏部提名,交付廷议共推。若按鸣泉先生之议,分吏部权而散于诸卿,吏部不能预拟大臣,则被举之人才具高低、资望深浅、考成如何,由谁表之。如是者臣等为主,吏部为佐,而被举之臣之才品,臣等观之临时,漫拟于浮见,易误选铨臣并误国事!” “其三,如今之廷推,都察院监视,科道旁听——若有不法情事,当廷纠核。变法之后,科道在内阁之下,若按鸣泉先生之意由阁臣举尚书,科道敢言否?” “其四,鸣泉先生分列保举和廷推利弊,认为两者相合,则弊端消弭矣。其实不然,例如阁臣结党而亲举尚书,其党徒在廷推时附和。此法有利于结党!” “其五,总理大臣一旦任命,为稳定朝局,势必不能短期更换。十年任期,朝中尽数其党,臣恐有社稷不稳之忧!” 皇极殿中轰的一声,殿顶的灰尘好像都要被震下来。吃瓜群众大感刺激,君臣都目视罗万化——此君言辞激烈,和梁梦龙撕起来了!好看,好看。那些事不关己的王爷、国公恨不能坐在小板凳上,啃着寒瓜看热闹。 站在御座下首,没有出去祭祀的潞王瞪着眼睛听了半天,半懂不懂的来了一句:“康洲先生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计将安出?”众臣听他将说书先生的常用语拿出来,无不莞尔。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罗万化微微笑道:“说实话,臣也不知。去年凤磐先生曾在政事堂会议上说,皇上有大改政制的想法,如今恰逢其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