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5 (第2/4页)
校王,就相当是个叛国的汉jianian,而演义里杨继业宁死不降,可不是和他形成鲜明对比?” 姜还是老的辣,话语主导权率先被方叙抢了去。 梁熙也不急,静静在一旁听着。 罗宇看向他,微笑道:“看来方先生对这段历史颇有一番自己的见解。” “李 陵率五千敌八万,熟用兵法,若不是途中被手下出卖,不一定会输。”方叙不紧不慢道,“公孙敖谎报军情,说李陵投降匈奴后给匈奴布兵,汉武帝因此杀李陵妻 母。全家被灭,李陵自当心灰意冷,又不是愚忠,自是不愿回去。后来汉昭帝上位,汉朝派人想要把李陵劝回来,李陵却说‘吾已服胡,丈夫不能再辱。’有此气节 者,又怎能说是小人呢。” 方叙会这么夸李陵,其实是在迎合罗宇。 因为罗宇要拍的这部的主人公,并不是宁死不屈的杨继业。 而是降于匈奴的李陵。 所以说,这部戏很冒险。 然而有风险,就有机遇。 罗宇仍是笑着,不置可否,转而看向梁熙,问:“不知梁小姐有什么看法吗?” “时 运不济,命途多舛。”梁熙斟酌着回答,“李陵无疑是优秀的将领,为保麾下四百步兵,不得不投降,但至于他是不是令人唾弃的汉jianian小人,就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了,从当时的家国观来看,他叛国是事实,之后一直留居在敌方阵营也是事实,但单从个人来看,我觉得他是忍辱负重的,可以说这个人的形象是矛盾的,不能单方 面地贬,也不能单方面地夸……罗导,李陵的名字应该会被化名取代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