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姑奶奶是要造飞机的 第115节 (第7/7页)
变化的原件, ”廖杉展开自己画的图纸贴在黑板上,讲解道,“当运动物体与速度传感器接触时, 摩擦力带动传感器的滚轮转动。装在滚轮上的转动脉冲传感器会发出一连串的脉冲,每个脉冲代表着一段距离值,从而就能测出线速度。” 对廖杉来说熟悉的内容,对刘浩耀、崔胜平两人来说是全然陌生的知识点。 崔胜平听的发晕, 没理解,“这东西能帮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吗?” “当然!”廖杉兴奋的说道,“我们可以利用速度传感器,依据弹射座椅离机时的飞行速度和状态, 设定不同的救生程序, 这样就可以解决新机上乘员弹射时间不同、飞机状态不同的的问题了。” 崔胜平和刘浩耀对视一眼,脸上神情认真起来,掏出本子开始记笔记。 廖杉更为详细的给两人讲起速度传感器的内容,她不知道的是, 自己就这么阴差阳错的跟上了其他各国的研究进度,别的国家的工程师现在也在想办法将速度传感器应用到弹射座椅上。 天气越来越热了,她穿的衣服越来越轻薄, 日渐隆起的肚子变得明显起来, 可没人会因此觉得她变成了一朵需要人小心关怀的花朵, 她仍是茂密生长的杉树。 虽然找到了速度传感器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从应用在汽车上,变成应用在飞机的弹射座椅上, 仍然是不易的。 此时数字计算机的研发仍在国家的某一处紧张推进中,座椅组的三人只能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不断的硬线试验,每次测试前都需要对传感器静态标定位,重新连接拉断的信号线,试验后处理要人工测算记录曲线,费时费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