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与子偕老(一) (第15/18页)
次要进去凑热闹,都被丙夏喝止了。十六岁的念竹噘起小嘴直嘟囔:“干什幺嘛,今天家里是怎幺啦?” 直到很晚,礼红才和儿子出来,那时念竹、和平已经熬不住睡着了。丙夏看到,念云眼睛红红的,礼红眼皮肿肿的,显然,母子俩都哭过。至于谈了什幺,礼红没告诉丙夏,丙夏也没敢多问。 两年后,念云考取了南方一所美术院校。同是在那一年,念竹也当兵走了。 家里顿时清静起来。 一九六一年,念云大学毕业,分到了武汉,在一个区群众艺术馆工作。那里就是他父母的故乡。 礼红是一九六四年复员的,因是抗战干部,行政级别较高,便担任一家大医院的院长。丙夏曾想调到礼红身边工作,礼红说:“还是免了吧,夫妻同在一个单位工作不好,你犯了错误,我怎幺批评你呀?”丙夏一听有道理,只好作罢。 丙夏和礼红被批斗后,念云也受到牵连,好在群众组织并不知道他就是国民党军官范云轩的儿子,否则,他的日子将更难熬…… “呜”列车在长鸣声中抵达沈阳,礼红的回忆也被打断。那时的火车速度很慢,宛如牛车,不晚点倒不正 常了。礼红回到家中时,已是次日黎明时分。 丙夏并没有睡,他有预感,爱妻今夜一定会回来,他在等待礼红。礼红一进屋,他便立刻给礼红烧热水洗澡。并将一封信交给妻子:“念云来的,这孩子几懂事沙!”丙夏能说话,但耳朵听不见,他一急,又说起了家乡方言。 礼红接过信,念云在信中让他们保重身体,不要绝望,相信人民,相信党,党和人民肯定会还给他们一个公平,前方肯定会有曙光…… 看着儿子的信,礼红泪眼模糊了。儿子说得对,前方肯定会有曙光的!天不会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