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种田指南 第24节 (第2/7页)
者醍醐灌顶,于是双手合十,说“此子乃为我等师”。 这很切合孔子以项橐为师的典故,项橐也不过7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故他也可以净尘为师。 后才为人所知,这两位乃是乌斯藏有名的大师傅,他们都说净尘是有佛缘、有慧根的,后多次登门,望将净尘归化了。 净尘父母是当地富户,虽疼这孩子,又知道他生而有异,是个有佛缘的,恐尘世留不住他,最后也答应了,至此他舍去俗家姓名,取法名净尘,正式断了尘缘。 入佛门后,净尘如日进千里,常人花一辈子读的经,他很快便吃透了,佛门的法术也修行得很快,于是不少人说他是从上辈子开始读经的。 若说有何是他修不好的,怕是佛教的炼体功夫,净尘这样俊秀的和尚,是很难练出甚成果的。 之后则是跟多数僧人一样云游讲经,他也不仅在乌斯藏那,还往唐国去了,与唐僧人论佛法,于是净尘在唐国都是小有名气的,那与他讲法的高僧赞道:“此子堪称妙僧。”于是才有了他妙僧的称呼。 讲到这似证明,他的佛学之路颇顺,哪怕行了万里路,心思都如赤子一般纯净,纤尘不染,并非无花那样的反派。然而大智若大愚,大愚若大智,心思纯净到了极致便会为人所怀疑,想他是否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总之,眼前两人无论是高长松还是葛巢都摸不准净尘人如何,只见他双手合之,持串念珠,同高长松他们问:“阿弥陀佛。”那声清澈如潺潺涓流淌入人耳中,葛巢大惊,想这僧人,好深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