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6 (第2/4页)
卖珍宝的下人们,早被徐老夫人处理干净。 死无对证之下,刑部官员求见了一趟康宁长公主。 见这位主儿不追究,便干脆利落的结案了。 不过刑部上下,相信徐嬷嬷才是罪魁祸首的人几乎没有。 毕竟徐言明不禁吓,进去的当天就涕泪横流的认了罪。 只能说,大户人家的水太深了。 不就后,御史台官员参了徐言昭一本,理由是治家不严。 之所以参的这么迟,是因为之前户部忙的陀螺似的,没有官员敢这时候找户部的麻烦,免得耽误赈灾大事。 徐府的事,乾元帝有所关注,气的七窍生烟。 更不要说,徐言昭在户部的时候虽算不上草包,但亦不远矣。 只是将徐言昭逐到偏远地方做官,亲妹岂不是要守活寡,还会大大的没脸。 权衡之下,徐言昭被从户部调到了礼部。 朝中六部虽是平级,但衙门口的事情多寡权力轻重却大有不同。 徐言昭还是侍郎。 只是比之户部侍郎,礼部侍郎却鸡肋对的多,说是平调实则是降位。 京城世家这两三个月,真是从徐家看足了热闹。 有那惯会看人下菜碟的,便暗戳戳说起康宁长公主的不是来。 只是这等康宁长公主被宫中厌弃的流言还未成形,宫中便赐了赏下来。 蜀地新送来的春锦,宫里只送去了太后和几个生了皇子的妃嫔那里,外面则只赏了康宁长公主一人。 暗处生出来的爪牙立时便缩了回去。 宫里才罚了徐言昭便又赏康宁长公主,这是明晃晃的表示此事与长公主无关。 此事生事,嫌命活得太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