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5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节 (第1/6页)

    三种专利难度依次从高到低,质量要求、有效期限也同样如此。

    比如第一代吡虫啉的专利期到2011年便失效了,因此现在的市场上有很多杂牌吡虫啉杀虫剂,低成本、制作工艺不规范,效果参差不齐。

    如今那些顶尖品牌的新生代杀虫剂,申请的都是发明专利这道名目。

    发明专利的正常审核周期是2-3年,不过以科大这类高校的体量来说,想要缩短周期还是非常简单的。

    否则一所顶尖高校一年上百甚至上千种发明专利诞生,按照标准时间等下去柯南都等到大结局了。

    至于徐云笃定科大会帮忙的原因则很简单:

    科大作为实验设备的提供方,可以拥有专利衍生品的一部分收益权。

    徐云对此早已知情,并且毫无异议:

    毕竟一间实验室设备的总价值接近两千五百万,使用期间的设备折损一般在数万到十数万左右,这种经费不可能不求回报的就给你用了。

    同时专利和成果也是两回事,专利成果转换必须由第一发明人签名,正常来说,利用学校的物质条件或执行学校的科研任务所得的发明申请权归学校,并且学校有义务给发明人奖励。

    不过徐云这次执行的不是学校排定的科研技术,属于扶持类的自主项目。

    所以按照相关要求,科大分走的比例最高是30%。

    别看这个30%好像很多,30%在科研界——无论国内外,都算是一个非常优厚的比例了。

    你拿计划书去找其他机构或者私企,一般被抽走的都是60%以上,个别甚至可能80%。

    这是搞科研躲不开的一道环节,哪怕是杨老当初在石溪分校的时候也同样如此。

    况且生命科学学院也会在学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