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49 年轻气盛 (第3/4页)
说,这却是一个糟糕的信号,因为容易失去网球的位置。 高文,身体遭遇挤压也丢掉了重心,连续小碎步调整过后,脚步稍稍在底线迟疑片刻。 然后。 上网了。 尽管这一拍的衔接稍稍慢了一些,没有能够立刻完成连接——对高文来说,这一切也都是突发奇想的意外;但高文决定上网后,脚步就非常坚决,双手持拍,全速冲刺,上半身展现势不可挡的压迫感。 踏踏,踏踏。 前进。 停顿。 后撤。 调整。 高文正在移动自己的脚步,试图避开阳光,寻找到网球的位置,而后根据网球的落点不断调整站位。 本来,脚步已经接近发球区,而后又重新退了回来,下意识地用视线余光打量一下场地: 位置,有些尴尬。 不得不说,穆雷的这一拍处理,不仅聪明,而且细腻。 也许,算不上完美,因为最完美的处理是将网球挑到高文一侧的底线上,将高文的脚步压在底线后,接下来穆雷就可以展开对抗乃至于反击,这是以守代攻的一拍球;但最后,网球没有能够达到如此水准,而是落在中场。 中场高压,难度甚至超过底线高压,这是最暧昧最模糊最困难的一个位置。 因为这要求球员对整个球场的三维立体空间、对手站位以及自己的下一拍位置——继续上网进攻还是后撤底线防守的战术布局等等等等都有着清晰而准确的认知,在电光火石的比赛里往往无法面面俱到。 于是,中场高压在很多时候就会出现离谱失误,直接打飞或者狠狠下网,包括费德勒和纳达尔高压球如此过硬的球员也出现过失误。 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