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启程1 (第6/8页)
中去,故而不安、不忿、不平。同为男性读者,既然吴一能理解芙蓉试图去理解的东西,那么相柳也应该尝试去看见背后的“玉兰”。 相柳斟酌片刻,略带歉意地对芙蓉说:“我同情玉兰,但你的激愤和不安,我……确实无法感同身受。” 相柳软下态度,三人沉默着走了一段路,气氛稍许缓和下来。芙蓉的心情渐渐平复,她快步走到相柳前面,特意转回身面向他,倒退着跟他一起前行。她认真地说:“我不该把我的坏情绪投射给你。当你承认你无法感同身受时,我便知道你的同情发自内心。” 三人一路往天心书院走,远远能看见书院门楣了,却在大门口遇见几个男女争执,声音一声高过一声。 三人走近看去,一名妇女一手护着一个孩子,另一手拿着一摞纸张,频繁朝对面半大不小的少年脸上扇去,嘴里骂骂咧咧。那少年脸上挨了几下,却也不甘示弱,面上是一副据理力争的表情。围观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声音嘈杂的叽叽喳喳,也不知道是站在哪一边的。 芙蓉打量那少年几眼,似乎是之前兜售增刊的报童。这几人堵在书院门口,吴一伸长脖子去瞧,发现那妇人护宝一样护着的孩子竟是刚来天心书院没多久的学生,他赶忙示意芙蓉和相柳停下脚步。 原来,那妇人认为报童欺骗了她的孩子,给她孩子看了不该看的东西,要求退钱。那报童被打得来了脾气,据理力争道:“我从不强买强卖,你那孩子主动找我来买,看完内容就反口跟你们说我骗他买的,我若给你退了钱,那他不就白看了吗?我靠内容挣钱,若人人如此,不仅是我,作者不也要饿死街头?” 这话说得有理有据,那少年说话又不如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