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余下的,只有噪音 第1463节 (第5/6页)
打都是在舒适区里打球。” 路无瑕仿佛发现了老爹那番话里的漏洞。 您看,您不是说球星要勇于走出舒适区吗?伯德叔叔一直在舒适区里打球,不也当过十几年的狗特? 路无瑕没有到老爹面前说这话,因为他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回答。 拉里·伯德只有一个。 爸爸会这么说。 实际上,路无瑕也同意这个观点。 对伯德了解得越多,他就越敬佩这个人。 相比之下,威尔逊的回答更具参考性。 “实际上,这不是走出舒适区的问题。” “不是走出舒适区的问题?” “是的。”威尔逊的回答给路无瑕指明了方向,“这是关于明星球员能否克制住欲望的问题。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有了欲望就会表现得锐意进取,而在某种情况下,这种进取心会显得贪得无厌。在一支球队里,如果核心球员表现得贪得无厌,就需要角色球员克制住进取的欲望。用教练的话来说,这是让角色球员处于不舒适区,穷尽团队资源为核心球员服务。历史上不乏这样的球队,但比起那些核心球员主动放弃舒适区,让队友处于舒适区的球队,这种完全围绕球星的团队往往是脆弱的,缺乏韧性。球星虽然得到了一切,但角色球员也会随之失去信心,因为他们长期处于不舒服的环境下打球。” 路无瑕反问道:“那要是角色球员长期处于舒适区,对于自己的能力产生错误认识了呢?球星的地位会受到挑战吗?” “这就要看接受考验的球星是否有那个实力了。”威尔逊说,“如果可以在不舒适区里持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自然就不会发生这种事。反过来说,如果在不舒适区就无法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