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三十三章 练达宁弦外有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练达宁弦外有音 (第2/7页)

的艺术,成为茶道的开山鼻祖。

    茶壶也是精美的瓷器,容量只有一茶杯大小,茶盏更是小如酒盅,可是一盏茶喝下去,却满口生津,舌底不住有甜津滋生,身体也瞬间似乎被茶香浸透了。

    饮茶的习惯,在五代时得到发扬光大,传播到了民间。

    中原普遍饮茶形成风气后,塞外的游牧民族也开始引进,不但学会了喝茶,而且喝上了瘾。

    因为游牧民族是rou食族,对蔬菜从不问津,每日里除了牛羊rou就是奶制品,当然其他飞禽走兽的rou也都在食谱上。rou食多了,消化就是个问题,而茶叶最解油腻,通肠胃,提精神,几碗guntang的茶水喝下去,就觉得遍体舒坦,飘飘欲仙。

    中原朝廷由此发现了一条财路,向塞外输出茶叶,慢慢茶叶就成了国库的大宗买卖之一。堪与茶叶相比的只有绸缎布匹与铁器。

    游牧民族引进茶叶布匹,输出马匹,由此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

    明朝初,茶叶还是煮着喝,慢慢炒茶工艺提高,出现一些可以用滚水泡着喝的茶,称为点茶,意思是说用滚水一点就能喝。这跟速溶咖啡的发明有的一拼。

    说到点茶,《金瓶梅》里有所描述,书中人物饮茶,没有煮茶的,基本都是点茶,甚至直接把茶叶嚼着吃。

    不过考究的人,还是用炉具耐心煮茶喝。

    用今天的话讲,哥不是饮茶,哥饮的是一门艺术。

    “好茶。”况且脱口赞道。

    “那是,夫人的茶艺可是比我审案的功夫高明多了。”练达宁颇为得意地说。

    “是师母亲手煮的?这怎么敢当。”况且面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