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节 (第2/8页)
,又舍得投入。 他买了一千两银子的琉璃珠,专门用来植入海蚌之中。因此才能得到如今这么多又大又圆的海珠! 林晓寒十分满意的看了看手中的海珠,却并不急着取它,而是点点头,将那海蚌还给疍哥儿后道:“还不错,把这些海蚌择选一下,分成几类。今年先把品相稍差些的珠子取了,剩下的再养两年,把品相最好的挑出来,进贡到宫里去。” 四百亩盐碱地有二百亩已用来挖塘养珠,还剩下二百亩地也种不了庄稼。 汪管事有些可惜的问:“林哥儿,这二百亩地荒着也是浪费了。要不要也挖成池塘,便是不养海蚌,养些海鱼海虾也是好的!” 林晓寒闻言笑了,对汪管事说道:“这二百亩地,我早有计划,不必担心。” “你去请几个会做工的师傅过来,再去买些窑砖、木料等建材。我要在旁边修个工厂和宿舍。” 养猪场的第一批珠子开出来了,这批珠子大约有五千来个。个个黄豆大小,光可鉴人,圆润饱满,几乎找不到一点瑕疵。 渔州的海珠多为乳白、金色、蓝黑与灰绿色。其中金色最为值钱,其次是乳白色,再次才是蓝黑与灰绿色。 林晓寒让府里的下人把剥出来的珠子按颜色、大小分类,装了好些筐子。 但这么多的海珠,却并不急着卖出去,而是存放在养珠场旁边的仓库里,又派了两个人日夜看守。 与此同时,养珠场旁边的工厂和宿舍,也按照林晓寒的设计图紧锣密鼓的修建起来。 所谓的工厂,实际也只是一层的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