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_第756章 流通障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56章 流通障碍 (第1/8页)

    这是一个喜欢发展县域经济的时代。

    而所谓的县域经济就是,工矿企业追求大而全,什么农机厂,农具厂,化肥厂、化工厂,翻砂厂,铸造厂,铁器厂,缫丝厂、纺织厂,酒厂、食品厂...

    别人有的,咱们这个县也得有。

    如果不是因为受条件所限,恐怕所有的县里,他们还希望拥有自个儿家的钢铁厂、火电厂、汽车制造厂这些特大型企业了!

    大家之所以有这样子的想法,其实还是源自于“自给自足”这种心态。

    都想万事不求人。

    都喜欢追求门类齐全,自己形成一个小局部的循环。

    无疑,发展这种县域经济的诱惑,是足够大的:

    自己县里面的工矿企业多了,就会有更多的招工名额,就能安顿更多的城镇待业青年。

    而且一家效益良好的工矿企业,能够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试想:

    一家500来号人的中型企业,那就是500个就业岗位,就可以解决500个家庭的生计问题。

    与此同时,

    这500个就业岗位,还能拉动当地的消费,促进各项服务业,运输业之类的相关行业蓬勃发展。

    仅仅这么一家拥有500人规模的企业。

    如果是经营良好的话,它每年所能给当地财政上交的利税,可不是一个生产大队、足足上1000号农民,所能够创造出来的。

    假如像这样的企业,在一个县里有10,20家呢?

    这种预想的可能性,在领导们的淳朴想法中认为是极大的。

    因为每一个县,至少管辖着10几个公社。

    而每一个公社,基本上都有10几家工矿企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