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第1/3页)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李家在帝都上层确实占据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圆桌会议里面有两位议员都姓李。 教廷内部也有不少主教和神官是李家出身。 但李家自身的立场却并不和教廷统一,李鸿笙在世时还经常在许多公开场合和前任教皇表现出过极其不和睦的画面。 徐颂声漫不经心翻着自己手里的档案,脑子想的却全都是自己这几l天查到的资料。 周澄午说李鸿笙的死和她的父亲,也就是李家现在的家主,脱不了关系——在李鸿笙死的这个节点,同时还爆发了教廷内乱,前任教皇惨死;已知前任教皇惨死虽然是周澄午下的手,但真正杀死前任教皇的并非周澄午。 而是局势。 那么造成这个要死很多人的局势,又是谁造成的呢? 答案呼之欲出,那些人能在三年前那场内乱中活下来,哪些人就是制造局势的人。而这些人最在意的,莫过于李鸿笙当初负责的东西。 周澄午的抑制剂研究——或许还包括了信息素的一些研究成果。 因为徐颂声在查看李鸿笙履历的时候,注意到她不仅仅是抑制剂研究所的总负责人。在信息素研究所里,李鸿笙也是有挂名职位的。 虽然很难想象一个人要怎么兼顾两个工程巨大的研究。但事实摆在那里,徐颂声就姑且当那位alpha是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研究型人才好了。 她维持着一个久坐的姿势太久,有点腰酸背痛,于是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手腕。须臾,徐颂声将档案放回柜子里,自己抱着平板,像散步似的溜达了出去。 外面的回廊里有神官和一部分不用上班的信徒在走动,教堂就是这点好,因为是半开放式的建筑,所以对进出人员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