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七章 变故突生! (第16/19页)
”的提案。 而在这轮投票中。 有超过130张的赞成票都是源自亨利·约翰·坦普尔的说动,他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诚然。 或许他杀的人没有格兰特那个洋枪队队长多,甚至你翻遍履历,都看不到他有过杀人的记录。 但他所犯下的罪行,却压根一点儿都不比格兰特要少。 还是那句话。 徐云对于1850年东方那个腐朽的政权没有一丝一毫的好感,也不会去考虑为对方续命哪怕半秒。 但这不代表他就会对那些历史上的侵略者产生好感,更不会去为他们谱写颂词。 因此在听到歌颂对象是亨利·约翰·坦普尔的时候,徐云便做好了弃权的准备。 在这个副本中。 遇到涉及亨利·约翰·坦普尔的事情,徐云最多最多最多就是避而无视,如果能给他挖个坑那肯定就最好了。 但想让徐云为他唱赞歌? 抱歉,葬歌还差不多。 古人云。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 只是有一点徐云怎么想也想不通: 为什么剑桥使徒社的入会面试,要给这么个外交大臣写赞歌呢? 他的位格似乎不够高吧? 其实徐云不知道的是。 按照历史轨迹。 这个题目还真会在1853年的时候,成为使徒社的入社面试题。 原因说白了很简单: 在如今这个时期,亨利·约翰·坦普尔成为首相的呼声很高。 有句话说的话。 莪之仇寇,彼之英雄。 在1850年的英国人看来,亨利·约翰·坦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