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5 (第2/4页)
下,以微臣看来,不如试一试和谈。” 谢敞闻言笑道:“刘尚书是忘了高贞年间的教训了么?” 高贞是太上皇的年号,那时太上皇曾经感慨战乱流民之苦,便与犬戎首领商议和谈,犬戎皇子来和谈之时笑语晏晏,满口应承,带着皇帝的赏赐回到犬戎。 谁知未满一个月,犬戎公然翻脸,再次攻打边疆,猝不及防的青铜军损失惨重,谢敞之父,谢老将军就是在那一战,革马裹尸,再也回不到故乡。随军的谢傲接过父亲带血的军令,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方才保住了青铜军的精锐。 时隔多年,想起当年大哥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府时的一片素白,想起再也没能回来的军中兄弟,谢敞的一腔热血便突突地往上涌。 刘业道:“谢将军,此一时彼一时。若是真能换来和平安稳,不好么?” 谢敞不以为意地哼了一声。 薛颂看了一眼谢敞,出列道:“刘尚书所言,也并非不可取。” 皇上朝他看过来,薛颂接着道:“不过这和谈的方方面面,需要斟酌再三。” 皇上道:“其他爱卿以为如何?” 众臣议论纷纷,许久也没个结论,皇上揉了揉发痛的额头,道:“此事容后再议,退朝。” 众臣跪下行礼:“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想了一会儿,又道:“烔儿,焕儿,王相,薛尚书和谢将军到朕御书房来一趟。” 太子今日拿了一本,悠悠然走过来,小云子看到了,笑着下了台阶行礼道:“太子安好。” 太子道:“父皇还在忙?” 小云子笑道:“回殿下,皇上在和两位亲王,宰相大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