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4 (第2/4页)
” “怎么下不了单?刚才看还有库存啊。” …… 另一个城市,课间十分钟,黎耀拿着教材往办公室走,兜里静音的手机又震动起来,来不及看之前的信息,他接起电话。 “黎老师,您的书要加印啦!”编辑的声音很激动。 “真的吗?”他的书首印只有一万册,一直卖得不好,怎么突然要加印? “真的!我们也刚刚搞清楚,是一个最近红起来的主播做了推荐,网站铺的货几乎清空了!” 有名人效应倒是可能。“是哪个台的主播?”四十多岁的资深教师还不了解网络直播,第一反应是电视台或电台主播。 “是……我一会儿把网址发给您,您看过就知道啦。上面说先加印三万册,但我觉得肯定不够。” 确实不够。大家都有从众心理,网站、书店卖得好了,就会特别推荐,曝光率高了,吸引的人就多了。到后面,购买的主力已经不止文灏的粉丝了。 当然,粉丝们的“吆喝”起了很大作用。 那不是普通的吆喝,那是实实在在的读后感。 在文老师宣布活动开始的第二天,就有人抢前几名似的快速贴出了读后感。一开始,只是短短的一两段话,套路得像淘贝购物评论一样,什么宝贝很好啊,作者写得很认真啊,自己读了很喜欢啊,还有装帧不错啊,纸张很好啊。 渐渐地,为了比拼谁写得长,谁写得好,谁更能吸引文老师的注意力,“学生”们被竞争感追着好好去读书,从摘抄句子,到写出具体感想,到讲述自己和身边的故事,到反思和深论、质疑和延伸,读后感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