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 (第2/4页)
位为太棕皇帝。 柴琨心狠,却也守信,杀尽太组儿子以及成年孙子后,给他留了一个未成年的小孙子,封为楚王,送到关隆,任其自生自灭。 这位简直是在刀尖上过活,他很聪明,低调地养废了自己,凭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不停地娶小妾,不停地生娃。从不事生产,不结交朋友,没钱了,就问上面要,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就跟上面求。 不管后世对初代楚王的评价如何,单看成效,他在虎视眈眈的太棕眼皮下,好吃好睡地活了整整七十三岁,子嗣中,站住的儿子就有十七位,女儿有二十二位。 这些子嗣们也学着他们老爹,低调地在关隆联姻、繁衍,一点一点地吞噬着这片土地。不知从何时起,楚王已经把关隆牢牢地握在手心里。 低调已经成为这一脉的家规祖训,从来不招人眼,悄悄地扩充实力,像一直蛰伏的猛兽,静静等候狩猎的最佳时机。 与此相反,太棕皇帝一脉却像是受了诅咒一般,人才日渐凋零,到了宝应皇帝这一代,整个皇室,活下来的男嗣居然只有他一个,并且年幼失怙,被郭郿和外戚利用,成为傀儡皇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不知道当初无力对付手握重兵的亲弟,太组皇帝到底是怀着怎样的心思,提出留后于陇西,他是否也曾希冀此时的光景,他是否会在坟墓里嘲笑自己的弟弟太宗:瞧瞧,还是我的子孙后代出息,你除了会打仗,别的哪点及得上我!不知太棕爷会不会后悔当时的心软守信,或者其实,他也在为柴氏血脉,留下最后一条退路? 上任楚王临终时,拉着唯一的嫡子柴斐,交代说:“我儿,时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