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实录_第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第3/3页)

安的三个月里,桑榆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

    她刚刚进家门,桑蓁便小步跑来接她,小心地将桑榆的背篓取下,又道:“阿姐可算回来了,我已将暮食备好,早上的米粥没有吃完,我温了一下,只是胡饼却有些不够了。”

    “不碍事,瞧阿姐给你带了什么!”桑榆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

    桑蓁似乎是已经猜到了什么,圆溜溜的眼睛亮了起来,接过油纸包小心地解开上面缠着的草绳,香味已经开始散发出来了,入目的是一个呈现半透明状的面点,外皮酥软,内嵌红心,看起来精致可爱极了。

    “哇,是樱桃毕罗!”桑蓁整个人都散发着喜悦。

    要说这樱桃毕罗,那可真是长安乃至大兴最流行,最受喜爱的美食之一。

    “毕罗”这个词是一种面点的称呼,由胡人带来中原,它用料极为考究,多一分厚,少一分薄,做的好的毕罗通透晶莹,隔着面皮都能看到里面的馅料,看着都让人食欲倍增。

    有道是:“万物皆可包毕罗”,这句话的意思是毕罗的馅料花样繁多,种类万变,天花毕罗,羊肚毕罗,还有那时令的樱桃毕罗等,大大的满足了世人多变的口味。

    据说长安县的居德坊有一个做樱桃毕罗的大师,一份毕罗百人求,就连王公贵族都重金购买,只是他年纪大了,平日不轻易动手。

    桑榆也想尝试一下,她也是个极爱吃的,毕罗恰好长在了她的舌头尖尖上,但是她也自知她的荷包是请不动那位大师的,也只在心里想想罢了。

    人总是要有梦想的吗,万一梦里就有了呢?

    第九章:浊酒

    和桑蓁一起吃完酸甜可口的毕罗,又喝了一小碗粥,暮食便解决了,姐妹两个瘫坐在草席上,抚着肚子发了一小会儿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