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实录_第31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章 (第3/3页)

州在黔中道。”

    百里谦不解道:“那又如何?”

    桑榆继续说:“我在周学官的手记中看到过他对五溪的随记,里面描绘的景色与此画一般无二,而且还作诗一首表达他对家乡的思恋之情。”

    潘学官曾说周学官私下盗用学生的文章,若是这个人是陈年呢?周学官做事小心,他怕陈年作的诗词会漏出马脚,所以先描绘出五溪的景色,再由陈年赋诗。

    这样即使被发现,也有证据表明是他自己作的,毕竟一个没去过的人怎么会知道那里的景色呢?

    只是他没想到陈年会将景色画出,卖给书肆赚取铜钱。

    百里谦听的额头青筋狂跳,“你确定,会不会是巧合,陈年有可能在求学的路上路过辰州?”

    桑榆摇摇头道:“可能性很小,剑南道取道山南就可以直到长安,没必要转去辰州,陈年家境贫寒,不会去给自己徒增烦恼。”

    这个时候的出行是一件大事,路途遥远,车马缓慢,往往早早就要规划好路线,最好约上几个同行之人结伴,路途上更是能节省就节省,一般不会去特意绕远路。

    除非像桑榆姐妹两个,因为走错路,辗转几番,才从江南到长安。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在辰州短暂停留过,见到了李太白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五溪之地。

    她之前在书肆里没有想起来,只觉得眼熟。

    百里谦低头思索,桑榆又道:“如果陈年真的受周学官的压迫,他想反抗也是再正常不过。”

    这样的动机也能说的过去。

    百里谦知道桑榆说的是有理的,只是现下都是猜测,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陈年就是凶手,但是他也知道不能再拖延了,如果陈年这条线索再断了,只怕很难再查下去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