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玄门的傲气 (第2/5页)
后几代帝王倾尽全力往各家封侯府上掺沙子。 有私下的,也有公开的,就好比这些品级不高的教习官。 这就是公开的情报人员。 类似于主位面的大使馆一样,外派的大使都是公开的情报人员,负责搜集一些公开的情报之类。 林正阳想着这些,挥挥手,挥退了几个下人,坐在位子上。 “按照大楚律,陈宏这种世子,在十六岁还没有袭爵的情况下,是需要去朝觐天子的,每年春夏之际,需要赶赴京城,从十六岁始。” 之所以是十六岁始,是因为往返不易,年龄太小,不适合长途奔波。 要知道,京城是北方,而渤海是南方,往返一趟就是一个多月,每年两次,算上在京城逗留的时间,差不多有四个月浪费掉了。 “朝觐,是古制,各地诸侯往来朝觐天子,以示臣服,携带各地特产,进贡天子,天子赏赐金、玉、丝等物,也是古已有之的朝贡贸易。” “发展至大楚朝,已经变更了许多,首先进贡被规定了格式,只需要指定的一些礼品就可,贸易的不存在了,更多的,还是表示臣服,当然也可能有我所不知道的原因。” “当下的封君,不比过往的诸侯国,纵然掌握私兵,以区区一两郡税赋收入,又能养得起多少?” “况且,封君的权柄,还有地方官员制衡,各地郡县,都有常备官兵,区区一两个封君要想反叛,哪有那么容易?” “大楚封君不过十八位,天南地北各自分散,分别镇压着帝国边疆各个关键处,防备外敌异族,根本也无暇牵扯别的事务,朝觐的意义,或许只剩下联络感情一项了,正如汉朝时朝觐制度,诸侯王朝觐天子,还有一些海外小国世子同样如此,这个过程其实是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