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0 (第4/4页)
混过关,倒不失为良策。 如此看来,太子这“枉杀”罪名似已坐实!恐是连官家也有七八分信其真,已教人私下将东宫近侍查问了个遍,又亲自问过太子,只是众人皆不认,无凭无据自不能胡乱加罪!然而事既出,官家自难免对太子又多分猜忌。 太子虽晓此理,却苦于不能自清,加之宫中流言四起,这一气恼,便成日将自己关在宫中,连资善堂也称病不去了!却不知如此一来,好事者窃以为太子乃是受罚禁足,一时流言倒更甚了。 实则近来除了太子,尚有另一人因此事受困,便是南宫霁! 太子是为蒙屈,南宫霁心中最清楚!因此事他本知情,只当下不能挺身以正太子清名,并非因胆怯,而是另有苦衷:一面之词,能否为人采信不说,若还教官家生出他想,反是弄巧成拙!因而进退维谷,实不好决断。踌躇了两日,便欲问一问旁人之见!这“旁人”自指的是张令其:当日他陪侍自己身侧,自也能猜透些内情。 不料张令其听过此话,却力加劝阻,道:“旁人若遇此事,避之唯恐不及,何况此事已过,宫中也不再追究,郎君又何必自扰?” 南宫霁道:“若不是事关太子,我自不会问。你当清楚,此回官家便是不追究,心中却定然是疑窦难消,太子断不可担此不白之冤!” 令其忖了忖,乃道:“此事,太子自身亦是心知肚明,郎君以为,太子为何不自辩?” 南宫霁苦笑:“你我皆清楚此中缘故,还需多言么?一则,一面之词,太子便是自辩,亦难取信于人;二来,牵连到二皇子,便更不当说!兄弟不和本是官家最恶的,太子若在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