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8 (第1/4页)
不及,此役大胜!羌桀主拓跋温连夜狼狈逃窜。 经此一回,羌桀损兵折将,元气大伤。只得暂退回其境,伺机再动。 且说此间一波未平,却又忽闻北疆生变:靳国月前秘往南境增兵数万,似有乘火打劫之意! 西关大捷,大梁君臣尚未及庆幸,闻听此讯,又惊乱作一团。当下派使前去欲一探靳帝口风,却无功而返。实则靳国在他自家地上屯兵,并无可指摘,且之后也并未现何异动,因而大梁暂且也只得暗中整饬边备,以防不测。 纵然时局千般不定,人心难安,然至新旦,自还需庆贺一番。 此番靳国遣御弟兴王赫留重旦贺年,礼节如旧,看去并无丝毫交恶之象!只是临行,却提出一不情之请,乃是奉旨要索取梁天子御像一幅!一时满朝哗然,皆以为不合礼,因是由宰相吕谘出面婉言回拒,兴王只得悻悻而去。 转过年去,朝中又为羌桀是伐是抚重起争议! 实则当初羌桀败退,便有夏之望、张放等人请乘胜追击,然陕西经略安抚使杜允之以为狄人多诡计,而梁军战备不足,若冒然深入,恐是不利!正所谓穷寇莫追,谨慎为宜,未尝允许。之后夏之望上疏奏称,羌桀前仗大败,已伤元气,大梁应速结大军,反守为攻! 此事经朝中合议,尚未得果,羌桀却再度称臣乞和!如此一来,众议便有所动。此间自不乏极力反对之声:杜允之自西关八百里加急上疏,历数羌桀巧诈之前例,劝上万不能轻信戎狄乞和之言!其下西关诸臣将自也是一片附和之声。 越凌一时不置可否。吕谘便道:“羌桀固然不能轻信,然若当下许和,或还能得一时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