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艳伶_分卷阅读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 (第2/4页)

胜数,端地是一个人杰地灵、财源广进的好地方。

    就是因为霍都繁华富裕,三江景致天下无两,文人雅士也大多喜爱这座城市,北边儿的望京塔、东边儿的镇海楼,还有水流相对较为平缓的松阳江上的知雅水榭,日饮宴,夜笙歌,是文人们常去的聚集之地,多少诗句名篇,就是由霍都传遍天下。就算是当今的庆佑帝,虽未明示,但心里也早将霍都当作了“陪都”,曾三次南巡,第一次巡视霍都时登基还没到一年,留下了“三江笙歌好,不闻晨钟声”的御笔,且不论诗句好坏,这颇显靡靡的心态,倒是被御史捶胸顿足的重重谏了一本,诗刚题完,就被那时还健在的帝师以及众大臣苦口婆心劝告着送回上京了。

    靠着松阳江方向的码头处,停了一溜儿大小不一的船,一片片的彩旗帘子随着江风起起伏伏。

    第一次来霍都的人,说不定会搞错,误以为是高挂艳帜的风月之地,其实不然,这一片都是来自于四郡七府的戏船,沿江为这些戏船提供了数十处戏台,搭建的有的简陋,有的富丽,自然收的分成钱也不一样。来到这里的戏船唱什么戏的都有,以南腔和北戏为主,还有些唱梆子、高腔、江水谣等十几种地方小戏的戏班子。这些戏班,大多是当天来,隔天走,若能在这里立得住三天以上,就可算得上是又有角儿又有料的班子了,只因为这里可不是别的地方,这里是霍都。

    天下曲部间流传着一句俗话:上京红不是真的红,霍都红才算红。

    文气汇聚之地的霍都,连看戏的人都比别的地方要更懂行、更挑剔一些。

    码头那一片彩旗有的绣着“丽声班”、“富春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