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我收藏了 (第2/4页)
,后面还跟着于立飞,很是奇怪。但他看到严礼强手里拿着一个扳指的时候,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是个玉扳指,应该是乾隆时期的。”吴文古把东西拿到灯下,用放大镜仔细端详了好一会之后,才笃定的说。 “吴老,这jiù shì 所谓的文扳指吧?”严礼强问。 “是的。扳指起源于古代狩猎活动中,早期叫韘。使用时,将韘套于弓箭手拉弦的拇指上,以起到保护手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作用。韘的质地比较多样,以皮革为材质的韘实用性较强,而玉韘是为了体现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 最早的玉韘当属1976年河南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青玉韘,这件玉韘为圆筒形,下端平齐,上端斜口,可套入成年人拇指。其外壁以双勾线和平地隐起手法雕饰兽面纹,在兽面纹一侧有两个圆孔,相对的一面有勾弦用的凹槽。 凹槽的存在说明早期玉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只是随着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的变化,以及玉礼制观念的逐渐渗透,玉韘的实用性才越来越削弱,而装饰性越来越显示出来。正如所云:‘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前即以骑射而闻名,入关后八旗子弟仍然保留了这一传统。不过,随着战事的平息,在战斗中被广泛使用的扳指也愈加脱离实用功能。玉质扳指成为八旗子弟手里的玩物和装饰品,这种扳指也被人称为“文扳指”,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