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 (第3/4页)
这条路路况不好,黄泥铺成的,路面上坑坑洼洼,车的座椅又硬,等下车时,半边身子都颠麻了。 姜芮是第一次来阳安县城,好在之前听人说过,整个县城就一条街道最繁华,供销社、国营饭馆、照相馆、新华书店等都在一处。她下车后跟人问了下路,很快就找到了。 县城比朝阳公社大得多,路面都宽了不少,街上走着的人穿得也更光鲜,不像村里人的衣着,灰扑扑的。供销社也比公社上的大很多,叫阳安百货大楼。一进去,琳琅满目的物品看得人眼花缭乱,玻璃柜台里按分类摆满了布料食品家具,柜台后站着年轻的售货员,穿着白衬衫,扎麻花辫,很是时髦的模样。 姜芮提着布袋在商店里逛了一圈,才在角落找到收购站。已有许多人排队,都是像她这样从下头公社、大队来的农村人,卖点禽蛋或是废旧物资,也有草药和动物皮毛。 队伍前进得很慢,轮到的时候,每个人都盯紧了收购员手中的秤,换来的钱,更是一毛一分来回数上好几遍。 兔毛是按两算的,一两四毛钱,她们家四只兔子,攒了三个月,总共攒下一斤一两多一点,卖了四块五毛钱。以往还有兔崽卖,这次一窝生了六只,其中四只跟同大队的人家换了鸡蛋,还有两只回礼给了赵家,就只剩兔毛了。 她将钱数过一遍,小心收在贴身的衣兜里,出了百货大楼的门,往前走了一段,找到照相馆。 拍照是件既洋气又奢侈的事情,杜宝琴长到这么大,连照相馆的门都没进过。这次一进一出,花了姜芮将近三块钱。相片不能马上拿到,她留下了家里的地址,等洗出来,再由照相馆的人寄给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