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宋_376.市舶改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6.市舶改革 (第4/6页)

实物税是很正常的,加上其他几个手段,国家获得这些海外商品的成本肯定低于普通商人,若是能根据市场供需调整售卖价格的话,问题还不会太严重。

    偏偏官方机构基本是没有什么市场敏锐性的,只会死死维持高价,就拿香料来说,在大宋已经不是富贵阶层的专享,许多中等阶层也有很大需求,但却消费不起官府专卖,而实际进口到岸量又有了很大提高,于是符合市场价格的走私货很自然就填补了这个市场,正规渠道的商品就更没人去买了。

    官方捏在手里的这些海外商品卖不出去,只能堆在仓库里腐烂,名义上还是财富,其实却和垃圾无异,有时候又会拿来作为纸钞的担保,或是回笼旧钞,而且还是远高于市场价的折价,于是又给纸钞的信誉度造成了打击。

    走私贸易这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有官有商,现在在场这些人就有不少是其中之一。

    此刻他们正飞速思考着燕王这项改革对自家的利弊,但仅凭一句话,能得到的信息实在太少。

    于是有人忍不住发问,「殿下,您说的货币化征收,意思是收钱吧,可蕃商万里而来,主要带的是货物,哪里会有多少钱,就算有,除了金银之外,蕃国的钱咱们也不认啊。」

    「别急嘛,孤自然有相应措施的。」

    赵孟启不管场中这些人多么抓耳挠腮,依然优哉悠哉的,「孤的设想是,在各个港区建设仓库,蕃商来货必须卸入这些仓库中,仓库由新设机构管理,蕃商申报货物信息,市舶司负责查验。」

    这个过程等于是仓管机构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