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  (第2/4页)
 而苏琊也无愧于天南书院收养他的恩情,好学上进、熟读百家,于虚岁五岁时便可以吟诗作赋。有了天才少年的名声也不骄不躁,不恃才傲物,一直谦虚谦卑。    苏琊的天才少年之名经久不衰,且苏琊自小的相貌就极为的出众,说是人见人爱一点儿都不夸张。    即使彼时沈墨轲才搬至中州,两人尚未见面,沈墨轲就已经听说了苏琊的大名,一早就想去拜会拜会。    但是苏琊低调的紧,除了必要的师命外绝不踏出天南书院一步。且又因天南苏家为书香世家,苏琊虽与沈墨轲同龄,学的东西却早就已经超出了该年龄阶段的普通水准。向来都是院长单独授课,也不和他们这些孩子搅在一起。    若不是院长对于沈墨轲的调皮捣蛋忍无可忍,对于沈墨轲的胞弟沈墨辙也是心生爱才之心,又若不是某种程度上,院长也希望着苏琊能与同龄的孩子多有接触,估计这个三个孩子也不会有机会能够走到一处。    只得道,天命自有定数。    沈墨轲在被院长拎去和苏琊一起上课之前,其实是见过苏琊的。    那一日,沈墨轲实在是无心上课,和夫子借口要去方便就跑了出来,也再没回班上去。而是在书院里面到处乱晃。    天南书院的历史久远,而历史的痕迹从不只彰显在名声之中,还落在砖瓦之上,亦生在了书院内植栽的树木之内。天南书院的梨花,在每年春天,在沈墨轲的记忆中,是全信陵开的最美的。    爬树对于沈墨轲来说向来就是小事一桩。原本逃课之后,他的打算是在树上小憩一会儿,待到心情变好了再回去上课。    而且,在盛开的梨花中沉眠和醒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