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宦官之后 第60节 (第2/9页)
的风把他们的父亲吹到哪里,他们就只能随波逐流地飘到哪里。 就好比两三年前被杨尽忠推出去背锅的赵克知,他的孩子赵小郎当时也在外舍上学。后来赵大人被一撸到底,赵小郎就再也不能在外舍读书了。 某天一觉醒来,他便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赵小郎当时还是杨乐玩得比较好的一个小弟,但杨乐对此的反应还不如絮果大,因为他早就习惯了身边的衙内圈子来来回回。 有人走,就会有人来。 “他们只是旁听生。”杨乐扶着伤口,嘴欠的插了一句。 国子学外舍的旁听生和插班生是有很大区别的,至少在杨乐看来是这样。 插班生是正式的外舍生,他们只是因为随祖父或者父亲外调,之前在外地上官学,等祖父或者父亲高升回京,他们也就理所当然的来了国子学。 旁听生则不同,他们不是正式的外舍生,他们的祖父或者父亲的品级并不足以让他们在这里读书,他们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获得了享受一样教学资源的机会。好比家里有些官学的关系,或者读书的成绩格外突出。 从絮果他们上学的第二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了旁听生。每个学斋里都或多或少都有几个,只是他们并不会算在学斋的总人数里。 以詹大人这个起起伏伏的官运,自然是不够资格荫庇大宝和二宝上国子学外舍的。但他的妻子非常希望自己的一对儿子能够出人头地,用毋庸置疑的优秀让那些至今还在说什么“双生子不祥”的人闭嘴。 大宝二宝也很争气,连续几年都在全省的外舍联考中获得了第一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