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72 (第4/4页)
正态度不卑不亢,却结结实实地拜下了。 燕清走下矮阶,亲自将他扶起,温声道:“孝直请起。” 等法正直起身后,燕清亲昵地牵住他一手,将他领到座上,看着他坐下后,也不回主座了,就在案桌的另一侧落座。 他笑吟吟道:“真要说起,有你这等大才不远千里而来,才是整个豫州的幸事。” 法正眼底掠过一抹尴尬,面上只无奈一笑,自嘲道:“大人谬赞了。您有所不知,某入仕五载,官不过新都令,未曾得过晋升,如何称得上 ‘大才’二字?如此盛赞,某着实愧不敢当。” 错了。我不仅知道你是新都令,还知道你仕途黯淡得还要好几年才勉强往上攀升一点点,成了军议校尉…… 燕清心里一哂,理所当然地回道:“分明是那刘倒霉有眼无珠,将良才当朽木,暴殄天物,捧一些获天下虚誉而无其实者之错,你怎反将错处揽到自己头上了?” 法正听得神色一恍,甚至连‘刘倒霉’这一燕清给刘焉瞎取的绰号,都未能留意到。 燕清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倒了杯茶,容他慢慢想。 哪怕法正此刻口中自谦,那股源自骨子里的自信和骄傲,却是无法掩藏的。 即便不论才学,单论出身,法正也半点不输。 他是上流的三辅出身,父亲曾在灵帝朝任司徒掾,祖父则是颇有名气的清贵大儒,人尊称‘玄德先生’。只是随着祖父辞世,父亲早故,他察觉出董卓兵祸将至,唯有自郿县流离至最近又相对较安宁的益州,如此一折腾,方渐渐中落了。 无奈他去的时机,也太不巧了。 刘焉带去的嫡系人马已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