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流杨家将之宗宝救母(1) (第3/6页)
心中早已后悔将杨六郎赐死,若有杨 六郎在,谅那辽狗也不敢入侵他大宋国。可如今事已至此,后悔亦是无用,便道: “寇爱卿,只是杨六郎已死,杨家还有何人可以挂帅啊?” 寇准道:“臣保举一人可以为帅。此人虽是一介女流,但文韬武略不逊于男儿, 若以她为兵马大元帅,定可御敌于国门之外。” 真宗问是何人,寇准道:“佘赛花。” 真宗道:“佘爱卿虽有韬略,可惜年事已高,又是一介女流,怎可为帅?” 寇准道:“陛下,佘太君虽年愈五旬,但一身武艺仍非常人能敌,更兼深通兵 法,除她外别无他人可以应敌。臣再举荐一人作为副元帅,此行必获全胜。” 真宗又问是谁,寇准道:“正是六郎之子杨宗宝。” 那八王爷心中暗暗叫苦,心道你寇准害我也就罢了,却要举荐一个老妇人为帅, 一个黄口小儿为副帅,这不是要让老杨家绝后嘛。 真宗心下也是将信将疑,可放眼满朝文武实在找不出别人,遂下旨招佘赛花、 杨宗宝入殿拜将。 佘赛花和杨宗宝领旨出殿,率各州兵马15万,与八王爷赵德芳、寇监军寇准等 人一道即日赶赴边关迎敌。 八王爷一路上责怪寇准多事,说他这是要害了老杨家。寇准笑道:“那王强和 潘仁美早就想害杨家,我此番举荐佘太君,正是要将军权握在手上,如此才可以救 杨家于水火。”八王爷听他如此这般一说,亦觉得颇有道理,只是对如何退敌仍有 疑虑。 却说佘太君率大军一路急行,不日已到得宋辽边境,听报雄州已失,忙升帐议 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