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之笼(禁脔文学)_棋盘上的棋手(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棋盘上的棋手(二) (第1/4页)

    库坦,乌鲁克长老的“瓶酒策略”在艰难中推进。孩子们在国语课上朗朗读书;课后,卡姆婆婆的“数数歌谣”(古老的阿依努调子填上新词)在老榆树下响起;卡索老木匠的“巧思课”上,孩子们看着不用一根钉子就稳稳立起的木架,眼中闪烁着对祖先智慧的好奇与惊叹。表面的“配合”滴水不漏,文化的根须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下。

    然而,小野的反扑更加疯狂。他授意控制的地方报纸,赫然刊登了以“忧国学子”为名的匿名文章,标题刺眼:《警惕“融合”外衣下的旧魂复辟!——论库坦试点之隐患》。文章极尽污蔑之能事:

    1斥责学校“名为融合,实为抗拒国语教育之桥头堡”。

    2攻击乌鲁克等长老“思想陈腐,抱残守缺,难当育人之责”。

    3污蔑阿希莉帕“假借文化之名,行分裂之实”。

    4煽动“耗费国帑培养离心之徒,祸国殃民!”

    舆论的毒火借助纸媒,开始向更广的范围蔓延,试图将库坦学校和阿希莉帕等人钉上耻辱柱。

    库坦的舆论毒火借助《北海时报》的铅字蔓延至东京,如同投入滚油的水滴,在稳健派与同化派角力的油锅中炸开。阿希莉帕第一时间收到了百合子通过加密电报(使用约定好的简单替换密码)发来的关键信息:“报攻甚烈,暗箭已发,速应。”  同时,最新一期的《北海时报》也被秘密渠道送达她的案头。愤怒如同冰冷的岩浆在她胸中奔涌,但瞬间被更强大的意志淬炼成锋利的刀刃。她不再是需要尾形“批准”的被动者,她是库坦的守护者,是这场舆论战的指挥官。但她也深知,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