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再现2 (第2/4页)
更早拜在门下而出身相对优越的弟子魏东亭,因为有更多退路和选择的缘故。居然在事到临头选择了退避三舍;宁愿混到小三司里去和光同尘,与他人一起担责也不愿沾惹干系。 按道理说,作为汇聚了大理寺司直(或评事),刑部员外郎等,一干署衙资源的小三司中,难道真的就是纯粹的酒囊饭袋么。只是人多心不齐,既怕担责也不肯多出力,所以才导致久无突破。 结果,反倒这位新任从七品下的管城御史郭崇涛,奋勇精进的主动迎难而上;愣是给他凭空搅扰出一番偌大局面来。光是他提供的证据和嫌疑,就已经至少断送了三位品秩比他高的官员前程。 其他被送进台狱的低品官吏,更不知道凡几。这也逼得身为座师和举主的周邦彦,不得不做出选择和决断。 要么就是壮士断腕,就此撇清干系,任由其随波逐流、自生自灭。要么,就籍此给与更多的支持和助力,乃至将其打造成为御史台中,最为显目和杰出的新秀,乃至是自己仕途当中的得力臂助。 因此,在最新呈送来的证据和发现面前,一贯的爱护之心还是压倒了个人的利害得失;因此他刚刚动用了自己最大限度的权柄,而签发了对于都官郎中鞠拿闻讯的牓子;也等若正式摆明了立场。 因为,相对于京城诸狱各自分属的部门,位于城南一角的左右徒坊,其实是圣祖太宗遗泽所致的重要门面。因此,历代沿袭下来之后,都属于刑部别设的都官郎中的直接管辖; 而周邦彦以察院左都察身份,直接对于这么一个位卑而权重,手下提辖至少数千号人等,间接影响数万人的生计;同时对于京畿诸狱,拥有巡查和检视之权,从五品上的刑部要职直接鞠问; 可谓是在御史台赋予的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