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二章 折回 (第2/6页)
的联姻,可不只是两家之间的干系,还要在宗藩院、藩务院内,进行报备和登籍的; 由此编制对应的家门谱系,以便日后诞下子嗣时,进行恩赏和册封;或在本家发生继承纷争的时候,作为亲疏远近的继承序列参考。所以当初前往京师问聘和请期之人,必是拥有完备的官面身份。 按照沈逸致清醒时提供的说法,当初往来联络的正是夷州藩三管四领之下,专责对外交涉的行人署内史。并提供了货真价实的身牌和凭信,还有来自沈氏老家,看守吴兴祖宅的同族写来具状文书。 因为相对追随尧舜太后,在京师扎根分家的道政坊沈氏;位于吴兴老家的同宗,与东海的外藩诸侯,有着长期联姻和通婚往来的传统;其中也包括夷州大岛的通海公室;因此也乐于促成此事云云。 而在明州(今宁波)港的前来接亲的,同样也是一支仪仗齐全、排场和规模都让人跳不出毛病的队伍;却不知道被外嫁的沈莘本身,看出什么端倪和破绽,而设法让沈逸致逃回来报信和求援…… 这样就产生了第四个问题;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幕后黑手,能在明州港准备好这么一只像模像样的迎亲船队;又在事发之后有能力继续隔绝消息,让夷州大岛上几无所闻?无疑就有些昭然若现了。 再结合江畋的前身被人长期顶替,乃至这次直接用来背锅的继子身份。他不由叹了一口气,究竟是源自怎样的恶意与仇恨,才会在一个早已毫无威胁,乃至传闻失踪日久的人身上编派构陷至此呢? 所以,江畋觉得很有必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