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4 (第2/4页)
,如果教育制度不加调整,那么硬实力始终无法向前。 他们计划在迁都之后,先开办一所国都大学,并且高薪聘请临国的学者过去访问交流。 这无疑是个有利于双方的好事。 哪怕在和赵构同盟的那几年里,仅仅是靠临安至扬州的学术交流和留学活动,临国都吸纳带走了近百个优秀的留学生,他们如今都取得了临国国籍,并且在不同岗位上继续研究,推进医疗、金融、化工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如果宋国构筑出更全面的教育制度,并且进一步扩宽和临国的合作交流,那么双方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学术人才,创造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出来。 眼下江银的两座大学和医学院都已有较为完善的设施和教育系统,但每年并不能招满足够资质的研究生和博士生。 江银中学和扬州中学的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去市面上紧俏的各种岗位里,愿意下苦心进行长期研究和实验的人并不多。 而第二项,就是洛阳到临国之间的修路计划。 一旦修路,等于打通了临国和宋国腹地的经济往来,不论资源交换还是进出口贸易都会扩大规模。 临国的路,既有柏油路沥青路,也有碎石子铺就的简易公路。 但不管怎样,从工艺到设备,临国拥有跨越千年的优势。 “我宋国为表诚意,愿预先付清全款。”云祈接过那个聋哑人秘书的文件,推到了柳恣的面前:“工期也好商量。” 柳恣接过文件看了一眼,确实没什么陷阱。 他把这文件放到了一边,不紧不慢地抿了口茶。 “如今的宋国,倒是全心革新了。” 这连着三天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