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5,给妻儿幸福生活_第111章 有脾气的儿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有脾气的儿子 (第4/4页)

着的这块石碑,大体说明了村子的略史。

    豆角村,这名字是极易扎根在脑海中的那种。主观意识中,并不太相信有哪个村子会随意地取名为豆角。据说村子原本叫作“杜角”,取这个名字是因为春秋时期曾在山下设立了杜县,而这个村子便在杜县旁边,所以取名“杜角”,经过几千年的改造,就被讹传为“豆角”了。zWWx.org

    豆角村南所立的这块碑,我们姑且叫它为“村志碑”吧。碑上刻写着自宋代以来,豆角村的略史。碑文为“宋长安志记载,豆角镇在县南四十五里,分东豆角和西豆角。宋景佑二年(1035)年改豆角镇为子午镇,将东豆角联入其内。后西豆角被山洪冲没,村民北移,始建南豆角、北豆角。1935年,徐海东率部在此与国民党激战,获胜。1949年七月,小五台一役本村解放。”

    ▲这是一处来往人等必要驻足的地方。除了方才看到的那块村志碑之外,还有两株大柏树,以及一尊相貌威凛的石人面像。按照树上的标签所示,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了。树下的石像,颇有来头,据说其原型为周王朝的始祖后稷,当地人称之为“社公”。之所以雕像只有一个头,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后稷一生钟爱农耕事业,死时留下遗嘱,在埋葬他时要将头留在外面,以便时时查看庄稼的长势。后稷因为精通农学而被后世奉之为农神,后世人为他的精神所打动,于是便纷纷塑头像以示尊崇。大漠流风的重生1985,给妻儿幸福生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