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中元 (第3/5页)
,灯是最最要紧的。 入乡随俗,徐妙婵在清河镇待了整整十年,也随了镇上的习俗,买的是彩纸绉成花瓣、一瓣瓣攒成了荷花形的水灯。 花蕊处挖空了一块,里头放了根小指粗的蜡烛。底部的秫稭托着花灯,摊主又送了字条一张,供人写下祈愿。 笔墨却是另外的价钱,摊主也有心,请了个书生在旁,专门替人写字。 刘璇只略认得几个字,会写自个儿的名字罢了,多的也不会,便打算让书生帮着写。可写什么,一时也没想好,便问徐妙婵:你要写什么? 却见徐妙婵已经问书生要了笔。 刘璇倒不知道她还会写字,凑过去一瞧,不禁道:你从哪儿学的? 从前也认得几个字,我阿兄又在镇上的官学读过几年书,回了家里,总要我跟着他写。 徐家兄妹有些来历,这事刘璇是知道的,闻言也不多问,只道:你也替我写了吧,我就是不晓得写什么呢。 又问,你写的什么? 我与阿兄如今有吃有穿,不必担忧。 刘璇一愣:如此? 徐妙婵抬眼看她,反问道:难道还要写什么? 这字条这样小,多了也写不下的。她解释道。 刘璇思索片刻,也觉有理。 这一番买灯写字之后,天也渐渐暗了。 湖面上已经飘了星星点点的几盏灯,两人寻了处人少些的地方,祈过福,又推远了荷花灯,正要回去时,刘璇瞧见了前头的陈三郎。 她回头看向徐妙婵,徐妙婵自然明白她的意思,轻推她一把:只许说一句话,说的多了,我可要告诉你娘亲的。 刘璇叫她这般笑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