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_第342章:昭武十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2章:昭武十年 (第3/9页)

在蜀国的名声与威望,使他秦国能更顺利地得到蜀人的民心。

    奈何蜀王杜卢自觉有愧于祖宗,遂并没有接受秦国的‘善意’,宁可以‘亡国之君’的身份自尽而亡,也不愿侮辱地被他国的君主封侯。

    于是,王戬便代咸阳扶持蜀王杜卢的儿子杜理为「蜀侯」。

    至此,蜀国覆亡,降为秦国的附属侯国。

    正如当初魏人张启功、北宫玉所判断的那样,在蜀、巴两国皆覆亡之后,秦将王戬立刻撕毁了此前与苴国的协议,回头把苴国也灭了。

    距离蜀国覆亡后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苴国亦被秦国灭亡。

    至此,蜀、苴、巴三国皆亡,除巴国暂时‘借’给楚国以外,其余两地皆被秦国所占领。

    此时,王戬这才有空闲去关注魏国与楚国的战争。

    其实早七八月的时候,王戬派出的细作,便打听到魏国的军队已攻占了楚国的「巫郡」、「西郢郡」两地,他由此判断楚国在与魏国的战争中恐怕并不乐观,遂有意占领巴国。

    不过鉴于当时他正回头攻伐苴国,便暂时没有跟驻守巴国的楚将斗廉产生摩擦。

    九月时,秦国王都咸阳派士卿「张若」前来蜀国担任蜀相,在途中拜访了王戬。

    期间,王戬便对张若说道:“楚国已失去巫郡、西郢两地,或不能抵挡魏国许久,我欲收回巴国,不知咸阳那边作何打算?”

    张若回答道:“在下此番前往蜀国赴任,并未带来咸阳对将军的命令,在下只是觉得,以将军的勇武与谋略,收回巴国不过是覆手之间,但此举或将加促楚国的溃败。”

    听了这话,王戬深以为然。

    毕竟驻军在巴国的楚将斗廉,其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