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5章:魏楚之战爆发 (第2/9页)
他刚刚决定再派一支兵马埋伏在古罗县,便收到了来自「襄阳」、「樊城」一带的紧急战报,得知魏国兵出南阳,攻打这两座城池。 襄阳与樊城,地处襄水上游的南岸与北岸,乃是平舆君熊琥早些年下令修筑、专门用来遏制南阳羯族的城池。 记得在「五方伐魏」战役中,曾经居住在三川郡的羯族人,被当时的魏公子润与其副将司马安击溃,羯族人的三大部落中,除「羷」部落投诚魏国,其余「羯」、「羚」两个部落皆被魏军击溃,这些残存的羯族人,被迫离开三川,向南逃到南阳,从此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来。 当时的南阳,亦充斥着本土势力,主要是巴人与黔人,还有一部分贼寇。 为了同心协力抵御外敌,羯、羚两个羯族部落合二为一,鉴于当时羯部落族长巴图鲁、与羚部落族长阿克敦,皆在这场战争中丧生,余下的羯人便推举了阿克敦的儿子「克雅图」作为新部落的首领。 由于羯人在与魏国的战争中损失太过于惨重,南阳羯族起初在与巴人——主要是向北扩张的巴国相氏一族——的战争中遭到失利。 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南阳羯族首领克雅图想到了身在三川郡的同胞,希望能得到三川羯族的帮助。 当时的三川羯族,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投诚魏国的「羷部落」,因为该部落的首领「鄂尔德默」始终亲近魏国,因此在战争之后,这部分羯族人并未被魏国所针对,甚至于后来还加入到了「川雒联盟」;而另外一部分羯族人,则是前羯角部落联盟的失败方,首领为古依古,督军为博西勒,这些羯族人因为战败而为魏公子润无偿效力十年,满十年后,他们建立了「川北联盟」,其中督军博西勒,后来作为魏国的将领,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