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55章 (第2/3页)
易做,向来被当成苦缺。 吏部这边,本是准备在候补官里选官出来,可皇上亲自过问此事,下旨将去年“大计”、“京察”中“卓异”的一批官员调任西南。 消息出来,京中有关系的无一不钻营起来。 曹颙却不觉得西南是苦缺,即便赵同在刑名上有建树,可真要回到京中,也不过是泯灭众人,还不若另辟蹊径。 因赵同是捐官,本就升迁不易,为了让他好出政绩,早年派官时,曹颙就帮他选的繁难之地。 饶是如此,也熬了三任才得以升迁。 赵同的缺,曹颙便没有说话。当然,他还是见了赵同,提了自己对西南机遇的看法。 于是,赵同的刑部主事刚到任没几日,就外放西南,成了同品级的正六品通判。 多少在“京察”、“大计”中失手的官员幸灾乐祸。 就连初瑜,都为喜彩念叨了一回辛苦。 显而易见,曹颙的看法是正确的,西南确实机遇无限。不过半年功夫,赵同就从正六品通判,成了从五品知州,重新做回掌印官。 现下,赵同随云贵其他几位官员回京陛见,少不得来曹家请安。 赵同是曹家家生子,曹颙为其办理“开户”,才获得户籍,得以补官。 可按照世情,赵同与其子孙,对曹家这边要执主奴之礼。 因此,见到曹颙的那刻,赵同叩首,行了大礼。 早年安排赵同补官,一方面是有意成全他的上进,一方面是想着长房子嗣单薄,在官场多个与力。 等到的二房堂弟们相继出仕,曹颙这个心思就淡了。 不过念在赵同随侍数年的情分,能给予的关照,曹颙依旧不吝啬。 正是因此,赵同才能在繁难之地站稳脚跟,且能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