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八章 承天教主-12:礼物 (第3/4页)
然一切仇,追求心灵的解脱,得大自在。 道家思想在老子、庄子之前就有,诸子百家学说中都有所见,只是有了《老子》和《庄子》两本书后变得更加丰富和有体系,在此之后,历代修道者依据这两本书的阐述冥思探索和发挥,成就了不少学派,丹道、武学、养生不胜枚举。 或许是后世追随者还没有厘清道的本意,所有的这些道家学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目的,并且这个目的多指向自己,先实现自己的成功,再由己及人。 了因所说的沙门,修行却不是为了自己强大,不是成仙而长生不老,而是为了开悟而求解脱,解脱世俗世界因人欲、物欲、情欲所带来的种种苦,超越贪、嗔、痴的困扰,追求圆满、自在的人生境界。 但毕竟这些太过于虚无缥缈,亦真亦幻,感觉很好,却很难留住,据其所说意,一旦有了想留住的想法,就已经失却了本意,总是感觉还没有武学的强大和养生的长寿来得真切、可靠。 而了因却对佛法未来在中土的弘扬充满了信心,这完全是他发自内心的感受,是一个种子就要发芽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得住的力量,就算是现在只有一个还很少有人知道的祭天金人传到中土,就算是在离天竺稍近的西域诸国佛法还未传开的情形下,他心中依然充满了光明,并立志去往天竺求法,对自己能否回来都不确定,却非常确定果的存在。 只要有人去做,功成不必在我,无我,无他,无法,而法自成。 翁锐非常佩服了因的就在这里,这已经不是他们经常说的通透无碍,而是人生的虚化容融,无处不在,润物无声,这简直就是一种精神与心性的渗透,够弱小,够细微,够广博,够力量,让你无处躲藏,悉命悉归。 既讲因果,又不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